【期刊推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

点击下载本资源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通常被称为“耳石症”,是外围前庭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多个专业学会,包括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2007)、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学会(2008)、美国神经病学学会(2008)以及Barany学会(2015),都曾发布过与BPPV相关的诊疗指南或标准。随着眩晕诊疗的深入实践,新的临床证据、检查技术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因此对我国现行的BPPV诊疗标准进行修订和补充显得尤为必要。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由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联合制定,是国内专家依据国际最新指南,结合我国临床实践和国情精心编制的。本指南旨在规范和完善国内BPPV的诊疗工作,为临床医生提供权威的参考。

BPPV是一种由于头部位置变化而诱发的 peripheral vestibular disorder,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的眼球震颤。它通常具有自限性,但易于复发。根据不同的流行病学调查,BPPV的年发病率差异较大,介于10.7-600/10万人之间,年患病率约为1.6%,终生患病率则达到2.4%。BPPV占所有前庭性眩晕患者的20%-30%,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且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上升。

在临床分类方面,BPPV可根据病因和受累半规管进行分类。特发性BPPV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50%-97%;继发性BPPV则与耳科或全身性疾病有关。按受累半规管分类,后后半规管BPPV最为常见,约占70%-90%,其中又以帽结石症最为常见。外半规管BPPV(水平半规管BPPV)和前半规管BPPV较为少见。

BPPV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与内耳的耳石脱落并进入半规管有关。这一理论得到了眼震试验和影像学检查的支持。

本指南的发布对提高我国BPPV的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明确的诊断和治疗流程,还介绍了最新的治疗技术,如手法复位和药物治疗,以及如何评估治疗效果。此外,指南还强调了患者教育的重要性,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过程,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是一份实用性强的专业指导文件,对于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神经内科、耳科和眩晕诊疗的医生来说,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推荐给广大读者,希望它能为BPPV的诊疗带来规范化和标准化,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期刊推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